•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



  • 首页集团新闻

    切忌盲目迷信新技术 数据中心节能改造应因地制宜

    2023-06-06

    “截至2021年底,中国在运营IDC机柜数量216.9万架”,在4月7日举行的“算力基础设施绿色化转型”研讨会上,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咨询研究总监张福林在对《2021—2022年中国IDC行业发展研究报告》解读时公布了我国规模的最新统计数据。

    “算力基础设施绿色化转型”私享会—《2021—2022年中国IDC行业发展研究报告》张福林中国在运营IDC机柜数

   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,这一数据在快速增长 ,为急剧增长的算力需求提供关键设施支撑。不过,当前 ,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化的发展趋势明显,大量数据中心需进行节能改造 、绿色化转型 。

    节能改造需着重关注三方面

    数据中心节能改造的讨论与实践,有三个不容忽视的重点:一是PUE,二是成本 ,三是改造的复杂性。

    PUE是当前衡量数据中心能效利用率的主要指标。对PUE的重视 ,是提升数据中心能耗的必然要求,更是出于政策合规性的考量 。

    目前,国家及各地方出台的数据中心相关政策中,PUE的要求主要针对新建数据中心,并已经拓展至改造中。广东省能源局发布的《关于明确全省数据中心能耗保障相关要求的通知》明确提出 ,要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  ,以节能技术标准倒逼传统数据中心加快绿色节能技术改造(“十四五”期间PUE值需降至1.3以下),提高全省数据中心整体能效水平 。

    同时 ,新建PUE值的要求正在逐渐降低 。“东数西算”中 ,内蒙古、贵州 、甘肃、宁夏,4处枢纽设立的PUE将控制在1.2以内 ,数据中心改造也将符合这一趋势 。数据中心具有运维周期长的特点,在节能改造过程中,要将时间因素考虑进去,看改造是否能够满足越来越低的PUE值要求 。

    成本方面,节能改造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,涉及改造本身的成本、运维成本 、时间成本等,数据中心企业作为市场主体,要考虑企业效益。如优化制冷是降低PUE的有效方式,也成为数据中心节能改造的重点,但如何进行改造,成本因素便成为注重考虑的重点。

   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 、博士生导师李震表示,目前 ,浸没式的冷却方式能效是最好的 ,但浸没式冷却复杂程度高,自身造价成本高 ,在运维管理上也有新要求,会增加运维成本。数据中心如果选用浸没式的冷却方式,就需要考量这些成本问题 。

    节能改造的复杂性方面,主要是指设备改造这一方式本身便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。

    如当下被重点关注的储能。太阳能 、水能 、风能等新能源受环境影响大,供电不稳定。而储能使稳定、持续的新能源供电成为可能 。从节能降碳发展来看,数据中心的绿色化转型离不开储能。

    不过,数据中心想要增加新的储能装置,对自身进行改造,就需要看改造方案的可行性。这包括从技术、规划等方面进行认证,征求用户意见,评估增加储能装置对数据中心的影响,还要考量气候因素、电网要求 、相关人员的培训等。如果缺少必要的实施条件,便不能增加储能装置 。

    节能改造主要体现为四种解决方法

    数据中心节能改造是一种必然趋势,促进了技术的进步,推动了相关解决方案的发展。从实际情况来看,目前相应方案主要集中在制冷方式的优化、新能源的利用、运维管理的提升以及余热回收的探讨 。

    对制冷方式的优化主要是由于其能耗巨大。据统计,在一个PUE约为2的传统的数据中心总能耗中,IT设备能耗占比约为50%;其次便是制冷系统能耗,约占35%。降低制冷能耗成为数据中心节能减碳的主要考虑对象,而如何选择最优方案则需要因地制宜。

    以风冷、蒸发冷却 、间接蒸发冷却为例 ,从冷源来看,风冷,冷源为室外干球温度;蒸发冷却,冷源接近室外湿球温度;间接蒸发冷却塔,冷源接近室外露点温度。虽然露点温度的温度最低,但采用何种制冷方式 ,则取决于三个冷源温度的差别。

    “算力基础设施绿色化转型”私享会 清华大学 李震 冷源的选取

    李震表示,以秦岭、淮河和青藏高原边缘为界,该线以北气候相对干燥,湿球温度较低,采用水冷式冷源的能效优势较大 ;该线以南空气湿度较大,蒸发冷却应用潜力不高,采用风冷式冷源的可能具有能效优势。

    因此,在对制冷方式进行优化时,不能盲目相信某一种技术的能耗更低 ,还需要集合具体环境和自然冷源才可。

    在新能源利用方面,数据中心属于耗能产业,想要实现绿色化发展 ,除了提高能效之外,还必须使用新能源 ,以此来降低碳排放。

    数据中心对此也已经有了相应的探索,张家口怀来产业基地进行了超大规模“源网荷储”实践,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等优势资源 ,为数据中心提供新能源用电;近期完工的东岳庙数据中心一期年用电量将超过2亿千瓦时,耗能巨大 ,但其供电全部来自于水电,有效降低了数据中心的碳排放 。同时 ,BIPV(光伏建筑一体化)等太阳能方面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多,“东数西算”工程的全面启动也将大幅推动对西部新能源的利用。

    虽然目前规模还相对较小,但有关新能源的探索已经逐渐发展起来,不过 ,新能源的利用也存在成本问题。张福林指出,未来数据中心行业,绿电、绿证的应用比例必定会显著上升 ,目前也已经有部分IDC的服务商通过各种办法在使用绿电,但是新能源的应用成本在产业链中如何分担 ,将是影响新能源使用的一大待解决问题。

    运维管理方面,低能耗数据中心的智能运维成为当下讨论热点。相应的智能运维系统也已经问世,其通过核心的配置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 、流程间的关联关系,减少数据误导的出现,以实现管人、管物、服务等,达到提升效率,降低成本 ,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化发展 。但智能运维系统在落地实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。

    李震坦言,智能运维不仅仅是监控数据中心的情况,还需要与运维人员产生互动 。运维人员可以使用系统 ,能够根据系统来改善运维情况 。一个较为理想的运维情况是,系统发挥70%的作用 ,剩余30%由运维人员来进行优化。

    余热回收,是对数据中心热能资源的进一步利用 。数据中心运维会产生大量的热量,能够被利用 、被回收,且具备极大的能源价值和经济价值 ,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。

    北京市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数据中心项目节能审查的若干规定》中指出,要鼓励数据中心充分利用机柜余热等技术 ,目前国内已有多家数据中心企业开展相关实践。

    同时 ,余热回收的探索也为数据中心与不同行业提供了跨行业合作的可能。在农业生产中,农作物生长需要大量的热及二氧化碳 ,而数据中心产生的余热恰好能够满足这些发展需要 。从理论上讲 ,数据中心行业与农业具备了并行发展的可能。

    “算力基础设施绿色化转型”私享会 中国农业大学 袁小艳 余热回收与农业并行发展

   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袁小艳表示 ,数据中心耗能巨大,无论采取哪种冷却手段 ,都可能排出20-40℃废热 。呼吁将此废热用于温室冬季供暖 ;夏季物料干燥如大豆、小麦、玉米、水稻等干燥用能,可设计通过管路切换至干燥室 ,或送至木材预干窑等以实现相关作用 。如果将农业设施温室规划进“东数西算”的建设过程中,在工业CO2排放者与CO2消纳者-设施温室之间架起科技桥梁  ,使排放的垃圾成为宝贵的资源。

    综合来看,数据中心节能改造涉及政策合规、企业效益成本 ,具有复杂性,需要从制冷 、新能源利用、运维 、余热回收等方面进行因地制宜的发展 ,不能盲目迷信新技术,要进行综合考量才能落地相关改造方案 。同时,数据中心的节能改造也提供了跨行业合作等多种可能性。在这一过程中,袁小艳表示,技术不是最难的,理念  、意识和政策是更需要打通的核心环节。只有树立相关意识,不断推动相关实践的落实 ,才能促进节能改造的发展。



  • XML地图